光明网评论员:发喜报“阴阳”学生不报清北,是学校的失格

新闻热点 2025-09-14 16:10:35 79

  光明网评论员:7月21日晚,阴阳有网友晒出江西上饶余干中学的光明一张高考喜报,引发关注。网评白马过隙网喜报上写道:在多名高分学生拒报清北志愿的发喜情况下,我校仍有彭某某、报学报清北学胡某某、生不失格汤某某3名同学正式录取北京大学。阴阳

  这份喜报也堪称奇葩。光明表扬学生就算了,网评还要对拒报清北的发喜学生阴阳怪气一番。这也让很多人无法理解,报学报清北学白马过隙网哪怕拒报清北,生不失格学生肯定是阴阳高分考生。但学校完全没有喜悦的光明意思,相反,网评言辞中还透着怨怼。

  理由其实也很简单,学生有报清北的分数,但最后没有报清北,这影响学校的“清北率”了。“清北率”就是一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的比例,很多学校都把这个视为最重要的政绩,也是最好的招生材料。但学生却没有配合,由此破防了。

  而这已经是近期的第二起了。前不久江西瑞昌市第一中学一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,在微信群内发表了不当言语,怒斥其“以自我为中心”“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”,认为其是“教育的失败”,“将以失望解散”该清北团队合作微信群。

  一个学校、一位老师,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学生,就是教育的失格。学生出于人生前途、个人兴趣的考虑,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,而不为了清北的名头去冲刺,这是他们的权利。学校和老师,理当尊重并支持学生。而委屈学生的未来,去配合自己的政绩,这才是真正的“以自我为中心”。

  “清北率”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可疑的评价指标。《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》就明确,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炒作“高考状元”“升学率”“录取率”“高分考生”等,不得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,不得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。“清北率”当然属于“升学率”的一种,也理当在禁止之列。

  2022年时,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就曾提出建议,严禁各地党委政府再念“清北率”“一本率”的紧箍咒。但客观来看,依然有不少学校把这种升学状况作为评价指挥棒,这也是为什么短短一个月时间,类似新闻居然频繁出现。

  在舆论曝光后,这些批判学生不报清北的行为就迅速收缩了。这所高中已经撤下了喜报,那位老师也已经道歉。对于这种追逐“清北率”的短视行为,就理当保持舆论高压,给这些教育者一点真正的教育。

  仔细想想,为什么不能追逐“清北率”这种指标,就是因为这会造成教育生态的扭曲。学校、老师失去了身为教育者应有的温情和体面,为了政绩不惜张牙舞爪地向学生发难。哪怕教授了学生知识,但已经从人格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,师生情谊几乎完全异化。

  而更严重的,则是造成教育资源的失衡。在上文提到老师发表不当言语的案例中,老师曾提到学校有“100万的付出”。这个问题在之后的通报中被忽略,但极有一种可能是,学校和学生达成了合意,拿出了相当的资源帮助学生冲刺清北。

  这并不难想象,只要追求“清北率”,就很容易变成重点培养,在少数尖子生身上大幅投入,从而扭曲整体的教育资源配置。而这其实是比言行失态更严重的问题,教育者已经率先一步,去破坏教育公平了。对于“清北率”,学校应当有所反思,教育部门更应当明确惩戒红线,“帮助”学校放下执念。

  (转载请注明来源“光明网”,作者“光明网评论员”)

  【上一篇】护住学生营养餐的安全底线

光明网评论员:发喜报“阴阳”学生不报清北,是学校的失格

[ 责编:郝悦 ]
本文地址:http://xiangfan.haskj.com/html/307f51299180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(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·学习《习近平经济文选》第一卷专家谈)

第十七届海南书香节启动

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新学期 “开学第一课”贴近生活干货多

各地中小学陆续迎来新学期 “开学第一课”贴近生活干货多

台湾青少年山城竞逐“创新梦”

友情链接